观察 分析

显示 收起

上海要打造人工智能高地 资本岂能缺席?

哪里是风口,哪里就有资本的身影,上海要打造人工智能(AI)高地,资本岂能缺席?在18日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之“投融资主题论坛”上,上海“政、企、资本”联袂发布了三只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合计规模达170亿元。在同期论坛上,多位业界大佬表示,在推动颠覆性技术发展的同时,将重点挖掘人工智能应用落地领域的投资机会。

政企合力三箭齐发

资本的嗅觉是最敏锐的,现在他们已经聚集到了上海AI产业。在18日举办的“资本助力AI,AI赋能新时代——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投融资主题论坛”上,上海“政、企、资本”联袂发布了三只人工智能基金: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基金、上海市杨浦区人工智能创业投资母基金、深兰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并购基金。

上海发布人工智能基金

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基金由上海科创基金与中金资本、上海国方母基金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100亿元,首期募集规模30亿元;基金将主要投资于成长期、扩张期等发展阶段的人工智能产业相关企业。

作为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业投资服务联盟”的“第一把火”,杨浦区宣布设立“上海市杨浦区人工智能创业投资母基金”,该基金首期规模20亿元,采用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委托美国硅谷金融集团全资子公司盛维创业投资管理公司进行管理。

不同于上述国资或政府主导的基金,深兰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并购基金则由企业牵头设立,其中,绿地集团作为LP计划出资5亿元、上海市政府引导基金则出资6亿元。基金由深兰资本、中金资本、绿地金融三方合资成立GP公司进行管理。

记者获悉,深兰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并购基金总规模50亿元,首期规模20亿元,基金主要投资于自动驾驶及整车制造、机器人智能制造、生物智能、智慧城市、芯片制造等领域;基金30%份额投资于早期项目、70%份额投资成长期及并购项目,单项目投资金额不得超过基金总额的10%。

对于本次人工智能产业基金设立,上海科创基金表示,这是顺应全球技术发展趋势和上海产业发展大局的必然选择,也是上海科创基金在AI领域培育有经营特色的重要布局。

绿地集团相关人士则对记者表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开始进入机遇期,绿地集团拥有海量应用场景,在智能零售、智能家居、安防、健康、酒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领域可为标的公司提供应用场景,形成基金各方良性互动。

其实,上海科创基金早已落子AI领域,大名鼎鼎的商汤科技、依图科技、寒武纪等人工智能公司都已获得该基金系列投资。上海科创基金表示,下一步将通过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围绕国家战略和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布局,通过发挥母基金的集聚效应、放大效应,以产融结合等多种方式来引导资本和创新要素集聚上海AI产业。

应用广阔投资首选

人工智能不仅是一个产业,更可以赋能各行各业。中金公司执行总经理、电子及技术硬件行业首席分析师黄乐平援引麦肯锡数据表示,预计在未来10年,人工智能将带动全球经济增长12%,带来13万亿美元的额外增长额。

在本次论坛上,创投圈大佬纷纷表示,投资AI更看重“技术落地”。上海科创基金总裁康鸣表示,上海科创基金及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希望在整个中国AI市场充分发挥应用、数据、人才的优势,将围绕应用中的重点领域,通过资本的力量,助推整个AI产业的发展。

“两年前,我们投资一个AI公司会特别关注其算法做得好不好,现在我们则更多是看能不能形成应用落地和营收。”英诺天使基金创始人李竹从自身投资路径变化介绍,BAT等平台型公司的涌现,降低了人工智能创业的门槛,现在做AI应用更容易成功和变现。

李嘉诚基金会执行理事、维港投资创办人周凯旋就分享了该基金会的投资攻略:投资与李嘉诚的传统业务有协同效应,或者能解决巨大问题的领域、推进未来的颠覆性的科技。李嘉诚基金会先后投资了Siri和DeepMind。

得益于人工智能,人们开始憧憬自动驾驶,在很多的行业,人工智能正越来越多地发挥颠覆性的作用。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公司也开始分化,商汤科技开始致力于成为AI“电力公司”(平台),旷世科技等则深耕垂直行业。在黄乐平看来,最直接受益于AI的是那些拥有数据的垂直行业公司。

风口越来越大,AI投资是否存在泡沫?李竹认为,人工智能未来的空间比移动互联网大得多,这是一个可以诞生很多千亿美元级别公司的行业,而去年40%的投资都落到了头部几家AI公司,大量的初创公司估值还是很划算。而软银资本管理合伙人宋安澜表示,AI整体上每年的增长率都超过50%,从投资的角度,好的公司估值稍微高一点是可以接受的。

AI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硅谷银行的科技银行负责人JohnChina就直言,对全球AI初创公司来说,好的人工智能人才依然存在缺口,初创公司融到资还不够,更需要找到具有前沿思想的AI科学家和AI技术人员。

只是,AI与产业的融合并非朝夕之间即可完成。工业富联新闻发言人、公共事务及传讯副总裁姚鹏就认为,未来人工智能在中国的落地和推广速度,取决于人工智能和行业融合的前景,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结合,产生真正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工业富联目前还在做一个“独善其身”的工作,希望先将AI和富士康自身业务结合降低成本,再“兼济天下”帮助更多企业进行转型升级。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