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显示 收起

各省去年外贸成绩单亮相 东部地区外贸规模仍居前

各省市的2018年外贸成绩单近期相继亮相。从增速看,中西部地区保持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良好态势。东部地区外贸规模仍然居前,并在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外贸新业态方面取得亮眼成绩。

中西部地区外贸增速迅猛

中部六省中,除了河南、江西外,其余四省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外贸增长。湖南进出口增幅以26.5%领先,高于全国增速16.8个百分点,山西省进出口总值1369.9亿元人民币,比2017年增长17.8%,增速位列中部第二。

推动我国外贸增长

西部地区的陕西、云南、重庆等地的外贸成绩也很亮丽。陕西进出口增速达29.25%,云南外贸进出口总值近2000亿元,增速达24.7%。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中西部地区由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的腹地走向前沿。以河南为例,2018年该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187.9亿元,增长23%,其中对中东欧16国进出口84亿元,增长81.3%。

“从郑州开出的中欧货运班列对于河南的外贸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起到同样效果的还有从成都青白江始发的蓉欧快铁,后改名为中欧班列(成都),开行量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第一,快捷畅通的亚欧大陆桥让四川成为对外开放的高地。”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海关数据显示,四川2018年全年的出口增速达到31.4%,位列全国第一。成都海关新闻发言人伍剑此前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四川对外承包工程出口货物快速增长。四川对‘一带一路’沿线的外贸增长达到24.4%。”

中西部深挖外贸新潜力

总体而言,中西部地区外贸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增速。全年数据显示,西部12省市外贸增速为16.1%,超过全国增速6.4个百分点;中部6省市外贸增速为11.4%,超过全国增速1.7个百分点。同时,东北地区的外贸也呈现出较好的态势。以吉林为例,2018年,吉林货物进出口总额实现206.7亿美元,同比增长11.5%,恢复到历史高水平。

近期中西部各省份又多措并举,提前发力,挖掘外贸新潜力。河南省政府就促进全省外贸转型发展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开展进出口贸易创新,推动两年内实现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1万家,年进出口额超1亿元的企业达到500家。

甘肃则成立外贸企业联盟,首批10家“甘肃省外贸龙头企业”、15家“甘肃省外贸骨干企业”和20家“甘肃省外贸新兴企业”抱团出海,开拓市场。“中西部、东北地区外贸的快速增长一方面将给这些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将有利于全国外贸总量的可持续发展,充分挖掘中西部的外贸潜力将促进外贸风险的分散和对外开放的均衡化。”白明表示。

东部地区积极打造外贸新业态

中西部增速亮眼的同时,东部地区外贸形势较为稳健,规模仍然居前。如广东、江苏、浙江等2018年继续保持进出口大省的地位。从外贸总值来看,广东又创新高,首次突破7万亿元。传统亚军省份江苏实现进出口总额43802.4亿元,上海以34009.93亿元紧随其后。

在新外贸业态规模方面,广东、浙江等东部省份的规模和增速均较快。在全国通过海关跨境电商进出口商品的1347亿元总额中,广东贡献超过200亿元,规模稳居前列,增速达72%,超过全国50%增速22个百分点;浙江跨境电商进出口达到275.6亿元,增长44.3%。

除了跨境电商,在市场采购和保税区物流进出口方面,东部地区也展现出先行先试的优势。山东市场采购贸易出口73.4亿元,同比增长17%。广东2018年保税区物流进出口实现总值8932.7亿元;浙江保税区发展迅速,进出口增速达到50.5%。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拓展功能,创新监管,培育综合保税区产业配套、营商环境等综合竞争新优势。“保税区在推广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允许加工制造企业承接境内区外委托加工等方面先行先试,将为自贸区建设积累经验,有助于支持我国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推动我国外贸的增长。”白明说。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