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显示 收起

资本力量席卷全国 吸引无数人投身其中

中国的资本市场,从蹒跚学步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资本的力量席卷全国,覆盖全民的衣食住行,不管是阿里、腾讯还是京东、美团,无不借助资本的力量与时代共舞。

资本市场

随着机构力量的崛起,他们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让社会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见证了各个产业的变迁和进化过程,见证了公司成长和蜕变的过程。

资本市场从来不缺少传奇,尤其是风云激荡的A股市场。中国经济几十年飞速发展,走过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历程,A股市场进一步放大了财富效应。

1992年的春天,东方风来满眼春。

28岁的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年轻教师潘福祥,怀揣30万元巨款,带着学院的重托,投身到证券市场的大潮中。

在此之前,潘福祥教了两年的证券投资课,却从未买过股票。

踌躇满志的潘福祥,憧憬着雪球般越滚越大,没想到两三年下来,30万元“灰飞烟灭”,首次入市就“爆仓”了。痛定思痛之后,潘福祥悟出投资之道,不仅让30万元“完璧归赵”,还在证券市场打拼出一片天地。

如今,作为诺德基金公司的董事长,潘福祥在浦东地标之一震旦大厦18层楼的办公室里,笑谈往事,云淡风轻。

震旦大厦的LED灯光墙上,“我爱上海”在持续滚动地播出,映衬着这个城市的繁华。从震旦大厦窗外望去,对岸的万国建筑依然璀璨,黄浦江上舟楫依然繁忙。潘福祥感慨万千:30年沧海桑田,陆家嘴已跃升为举世瞩目的金融高地。

中国的资本市场,从蹒跚学步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资本的力量席卷全国,覆盖全民的衣食住行,不管是阿里、腾讯还是京东、美团,无不借助资本的力量与时代共舞。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知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资本的年代》里,描述了19世纪中叶近30年时间里,借助资本的力量取得的惊人成就:穿越各大洲的铁路、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苏伊士运河的开凿、美国中西部拔地而起的大城市……

在资本大时代里,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正在演绎同样的故事。

资本风云起

时势造英雄

1990年12月19日,上午9时,一声清脆的锣音敲响,新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宣告开业。

彼时,改革开放刚逾10年,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正式确立,但投资思潮已经开始萌动,怀揣梦想的人们,寄望通过股市改变自己的命运。

机会说来就来,早期投资者最难忘的是认购证。每份收费30元的认购证,如果正常申购到,就可以带来上万元盈利。上海染化七厂的普通工人李双城,买了3000张认购证,成为上海滩早期的知名投资者“大老李”。高毅资产董事长当年正在厦门大学读书,带领同学们一起买认购证,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交易所成立的锣声响后,巨大的财富效应,点燃了投资者的热情。上海人民公园旁边、万国证券黄浦营业部前,每天晚上都被众多投资者挤得水泄不通,这个远近闻名的“街头股吧”,成为当时一道亮丽的风景。不少人由此步入投资殿堂,如今在资本和文物市场声名远扬的刘益谦,也是从街头股吧起步的。

1990年,刘益谦以每股100元的价格买入100股“豫园商场”,第二年以每股1万元的价格卖出,暴赚近百万元。他把握住了法人股机会,成为远近闻名的“法人股大王”。

彼时的重阳投资创始人裘国根,正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读研究生,在校园内模拟炒股,毕业后投身资本市场,在1996-1997年的行情中,重仓四川长虹、深发展A等,获得近20倍增长;在2006-2007年的大牛市中,重仓吉林敖东、长江电力、招商银行、万科A等权重股,再次获得十多倍的增长。在赚得盆满钵满之后,裘国根转战私募,带领重阳投资成为中国基金业界的翘楚。

资本市场的造富传奇,吸引无数人投身其中。

中国第一位公募基金经理徐智麟,在1990年放弃了大学教师的工作,一头扎进证券市场,注重数量分析、理论功底深厚的他,迅速在上海滩赢得了名气。在上海滩第一批炒股的人群中,有不少人是听着徐智麟的电台股评、看着徐智麟写的投资书走过来的。

价值投资

逐渐“王者归来”

每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的机会,在大变局孕育的大机会背后,专业机构的投研变局也在悄然展开。

如今掌管富国基金的总经理陈戈,2000年加入该公司时,互联网概念股正鸡犬升天,主营食品加工、饮用水及冷饮的上海梅林,仅仅开展网上卖水业务,即被市场认为要进军互联网,当时还是研究员的陈戈,认为完全是跟风炒作,没想到该股股价短短几个月就暴涨两倍。

事实上,在很多早期投资者眼里,彼时的上海梅林,也只是庄股泛滥的一朵浪花。

市场大起大伏,发展机构投资者显得更为迫切。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让公募基金加速问世。

1998年3月5日,国泰基金成立,中国公募基金正式起航。此后一年多时间内,南方、国泰、华夏等九家公司先后成立,成为公募行业的“老十家”。

2004年4月以“五朵金花”为代表的价值股行情爆发,公募基金把握住了受益于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石化、钢铁、汽车、电力、银行等行业,重仓配置了宝钢股份、上海汽车、华能国际、招商银行、扬子石化等公司,获得了远超市场平均的收益,成为市场的引领者。

最近几年,陈光明、邱国鹭等人“王者归来”,价值投资成为市场主流,在2018年的市场波动中,陈光明的专户产品依然可以轻松募集200亿元,邱国鹭领衔的高毅资产规模突破500亿元。

资本的力量

与经济的脉搏一起律动

随着机构力量的崛起,他们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让社会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强化了市场变局,见证了各个产业的变迁和进化过程,见证了公司成长和蜕变的过程。

2004年的一个秋天,上海黄浦江北外滩,一艘巨大的豪华游艇,载着上百名交通行业研究员,向上海东南方向的洋山港驶去。这是由上港集团组织的调研团,去参观正在建设中的洋山港。

长安基金总经理助理徐小勇,当年担任交通运输行业研究员,受邀乘船前往。彼时,中国基础建设正蓬勃发展。

2001年加入WTO以后,经济飞速发展需要完备的基础设施,在发达国家被认为的夕阳产业,例如钢铁、水泥、石化、电力等都获得了爆发式增长,尽管从2001年到2005年,A股处于漫长熊市,但钢铁正好处于成长阶段,全国钢产量增长了两三倍,钢铁企业利润丰厚,在熊市中有明显超额回报。

“那真是基建重工业的黄金时代,高速公路建设如火如荼、港口都在加速扩建,三一重工、中联重工等公司雄心万丈。”徐小勇回忆往事非常感慨。

对于A股市场来说,从2001年开始,一大批优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股市与国民经济的关联度得到提升,“经济晴雨表”开始显现。尽管部分企业是为纾困而上市,但在经济飞速发展推动下,利润增长很好,很多公司的股价破净,具备明显投资价值,“五朵金花”行情随之而来。

在潘福祥看来,中国证券市场最初承担改革开放的任务,促进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让一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养市场契约精神;紧接着是推动经济发展,借助资本的力量,让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得到提升;最后则是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当时很多企业融资困难,发现能够借助股市融资,于是争相上市,”潘福祥介绍说,在国企改制的关键时刻,银行、保险等大型央企上市,有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投资者见识了资本市场的威力,依靠兼并收购,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行业的龙头企业强者恒强,而很多区域性公司则从市场消失。

“按照产业组织理论,自由竞争阶段效率是最低的,大家竞相杀价都不赚钱,通过市场并购,市场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得到了提升。”潘福祥表示,从产业发展情况看,苹果产业链、华为产业链、特斯拉产业链等,让相关公司的整体技术水平都得到了提升,“资本市场通过资源最优配置,推动科技创新,自然会实现优胜劣汰。20年前的家电巨头,如今发展依然很好的要数海尔了。但只要吸引聪明钱进入,总会有更优秀的公司走出来,这就是资本的意义,从这个角度看,科创板的推出,将会在科创兴国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高毅资产首席投资官邓晓峰表示,尽管A股曾有各种说法,但它依然反映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记录了各个产业的变迁和进化过程,也记录了公司成长和衰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价值的创造和转移不断发生,让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

邓晓峰举例说,中国所有的行业都曾经是成长性行业,在很短时间内走过了发达国家一两百年走过的路。随着渗透率的提升,行业也在走向成熟,要把握好这个过程。上世纪90年代,居民家电需求巨大,以四川长虹为代表的彩电企业,是当时的龙头公司和领导企业,当时为持有人创造了巨大回报。

在中欧基金明星基金经理周应波看来,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源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民智慧迸发出的创新运动,让华为、腾讯、阿里等一批优秀的公司脱颖而出。从过去20多年来的优秀公司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他们创造价值的过程,也可以深刻感受到经济发展的脉搏。

资本效应

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

资本市场从来不缺少传奇,尤其是风云激荡的A股市场。中国经济几十年飞速发展,走过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历程,A股市场进一步放大了财富效应。

1995年,在华夏证券东四营业部做股评的王亚伟,和家人住在半地下室的房子里。10余年后,已经成为“公募一哥”。由王亚伟管理的华夏大盘精选,6年多净值增长近12倍,在2007年和2009年两次夺得偏股基金年度冠军,成为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的传奇。

在2013-2015年的成长股浪潮中,中邮基金任泽松、宝盈基金王茹远以及易方达基金的宋昆、汇添富基金的欧阳沁春等一批基金经理风光无限,巅峰时期管理的资金规模均高达两三百亿元。

2013年,年仅29岁的任泽松管理的中邮战略新兴成长基金夺得年度偏股基金冠军。王茹远离职后创办了私募“宏流投资”,在“公募一姐”的号召力下,一天就募集了上百亿元。那是“成长派”基金经理的巅峰时刻。

有人风光无限,也有人黯然神伤。

在2008年底回国“抄了大底”的邱国鹭,在2013年底遭遇至暗时刻,电影、手游、互联网金融等炒作概念如日中天,由他担任投资总监的南方基金,2013年整体业绩平平,邱国鹭黯然离职。

谈起过往的艰难时期,邱国鹭说,“我离职后创业板继续走强,2014年下半年虽然市场一度转到蓝筹风格,2015年上半年创业板又暴涨,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我看上去都像个傻瓜。”

如今已是易方达的明星基金经理萧楠,当年也曾手握一堆白马股,完全不在炒作风口上,业绩排名相对靠后,业内一度传言,这样的业绩如果持续得不到改善也会有下岗压力。现在为人称道的陈光明,在2013年底正经受着煎熬,在他看来,如同捡钱的银行地产龙头股,依然没有停止下跌的迹象,投资人不停追问,也让他倍感孤独。

即使是“基金一哥”王亚伟、让“持有人赚钱最多的基金经理”邓晓峰,都经历过低潮期。王亚伟管理的兴华基金,在2000年的牛市中,在20只同类基金中排名倒数第二;2005年管理华夏成长基金和社保基金,迟迟找不到市场感觉、踏不准节奏。邓晓峰2006年管理的社保组合,在社保同类排名中垫底,“压力非常大,经常睡不着觉,对自己的能力充满怀疑,自信心、投资理念受到严重挑战。”

美国哲学家安·兰德说过“财富是思考能力的产物”,对投资本源、市场规律及人性都有深刻认知的投资人,最终笑到了最后。

在过去几年的转换行情中,一批理解市场又忠于价值的基金经理开始崛起。以周应波为例,从2015年底开始掌管的中欧时代先锋基金,迄今回报高达130%。其掌管基金规模也从最初的几千万元增长到150亿元。

《资本的时代》一书中记录:在资本飞速发展、经济欣欣向荣的时代,掌控资本和科技的胜利者,一步步走进舞台的中央。如今,我们同当年一样,在资本和科技的螺旋中上升。从腾讯获取信息,在淘宝上购物,在抖音上娱乐,在需求旺盛的土壤里,他们通过资本发展壮大,再重复嵌套到我们的生活中,与社会的发展近乎融为一体。

9月的上海,夏日的酷暑逐渐远去,秋日的凉风悄然而来,黄浦江上依然舟楫繁忙。

潘福祥从震旦大厦办公室向西北望去,在黄浦江和苏州河的交汇口,浦江饭店依然闪耀,东方明珠依然璀璨,陆家嘴的高楼依然光彩夺目。30年的沧海桑田,让潘福祥无限感慨。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