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生活

显示 收起

微信收费与否政府不干预 信令风暴或是微信收费主因

工信部:微信收费与否政府不干预,将微信收费决定权交给市场决定。显然,工信部的回应是代表政府的态度,政府将微信收费决定权交给市场是明智的。不过,微信收费应不应该呢?那么,微信收费的主因又是什么呢?小编认为,微信收费涉嫌双重收费,明显是欠妥的。

微信收费决定权交给市场

针对运营商与微信之间的收费传言,工信部新闻发言人、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2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上回应称,工信部鼓励和支持包括微信在内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发展,是否收费由市场决定。

工信部:微信收费与否政府不干预

对于微信收费的讨论已经发酵了数月,在运营商与腾讯僵持不下的情况下,主管部门工信部的态度就显得尤为关键。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昨天表示,工信部鼓励和支持包括微信在内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发展。针对这些新业务,政府实行市场调节价管理,即由经营者根据市场情况来决定其是否收费。

微信为何收费?

信令风暴或是微信收费主因

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对于腾讯应用的不满由来已久。在去年12月份的中国移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中国移动总裁李跃就在发言中提到“腾讯QQ占用运营商资源非常大,原来的一些机制不太适合传统运营商的网络设计。”不过究竟哪里不适合,李跃并没有细说。

今年3月份,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道出了微信业务给运营商带来的压力,称微信仅为中国移动带了10%的移动数据流量,却占用其60%的信令资源。这也被外界理解为向微信收费的直接原因。

据了解,微信这样的应用,为了保证实时向用户推送信息,需要隔一段时间向外发送一个信令以保证自己不被网络自动关闭连接,这种信号也被形象地称为“心跳”。据业内人士透露,以中移动的2.5G网络为例,大约5分钟左右空闲连接就会被关闭,因此微信Android版本选择以“5分钟”为周期发送连接心跳,这也就是说,每部装有微信的Android设备,即使每天什么操作也没有,也相当于发送了近300条短信。

而作为网络交互的控制信号,“信令”请求超过网络处理能力时,会引发网络拥塞甚至雪崩效应,即所谓的“信令风暴”。按照中国移动公布的数据,微信已经占用其60%的信令资源,但仅仅带来了10%的移动数据流量,换言之,在占有大量资源的同时,微信并没有为移动带来与之相匹配的收入,同时还会影响到其网络质量。这对于移动来说,当然是很不划算的,因此提出收费的要求,也在情理之中。

追问

向谁收费?

只可能运营商向腾讯收

互联网业内资深人士王云辉表示,微信收费这件事,从一个产业内部的讨论问题,升级为一个公众热点事件,其实背后有很多舆论战。一开始,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工信部部长苗圩透露的信息,是“运营商希望向微信收费”,但在随后的网络上,这个说法被大量地解读为了“运营商正要求,让微信以后进入收费模式”。

随后,腾讯董事长马化腾和腾讯总裁刘炽平都在公开场合明确表示,“微信不应该也不会针对用户收费”。微信团队也发布了公开声明称,“微信要对用户收费”纯属有人恶意造谣,请用户不要相信谣言,微信绝不会对用户收费。

目前,微信用户已经超过3亿,向用户收费无疑是一件犯众怒的事情。王云辉指出,真正的情况是,此前相关各方争论的,只是运营商要不要向腾讯收费,并未有丝毫涉及用户。“在中国目前的网络环境中,没有谁会傻到向所有用户直接收费,就像腾讯QQ,这么多年没有直接收费,一样能够赢利。只要有了用户,有的是赚钱的办法。”

互联网分析人士李忠存指出,运营商其实已经向普通用户收了流量费,再收费属于重复收费,毫无道理,用户也不会接受,已经有七成用户表示如果再收费会弃用微信。他认为,运营商和腾讯都不会直接对用户再收费。最多是腾讯给运营商再额外付一笔信令占用费,而微信用户依然只付流量费。

该不该收费?

运营商究竟应不应该向OTT业务收费,这样一个命题即便是在通信和互联网行业内部,也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尤其是近一段时间,很多行业专家都在各种场合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更不在少数。在探讨此话题的某电视节目录制现场,甚至出现了两位专家因观点不同进而直接语言攻击的情况。

反对收费

3月31日,马化腾在深圳IT领袖峰会上明确表示,微信大大增加了运营商的数据流量,与运营商的关系应该是“双赢”。而运营商指责微信造成网络堵塞是因为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只按原有模式设计和采购,没有考虑数据流量快速增加的问题。他的逻辑是,信令问题是运营商自己技术问题,对微信单独收费没有理由,毕竟微信给运营商带去了流量收入。

互联网分析人士孙杰指出,国外类似业务基本没有收费的先例。其实,国外的运营商也面临成本压力,可能也想过收费。但要收费可能并不容易:不仅面临法规的诸多限制,还担心因为同行竞争而失去用户。比如,在中国还有米聊,微信一旦收费,米聊就有市场机会。

中国计算机学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运营商强制微信收费没有依据,“多年来,这些垄断企业仅凭借垄断经营便可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不思进取,不在技术上加以创新。而对于出现的新技术的应用,不是改进自己的技术、提高竞争力,而是企图借助垄断地位和行政手段加以限制、阻挠和封杀,这和当年中国电信企图封杀IP电话、强制手机不能使用WiFi如出一辙。”

资深评论人士魏英杰指出,实际上,用户在使用微信时,已经支付了流量费。不管这一费用是通过何种方式支付,运营商已从中获得利益。如果对微信进行收费,这就等于是二次收费,或者说变相提高费用。众所周知,国内的手机流量使用费并不算低廉,再对微信进行收费,颇为不公。

支持收费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工信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李易表示:必须正视信令风暴的存在。“信令风暴”确实存在且对现有的运营商网络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中国的三大电信运营商忍无可忍要向腾讯出手收费,而他本人也是“收费有理”这一观点的支持者。

李易认为,为了解决“信令风暴”的问题,运营商必须对网络进行升级,就要有大量的人力、资本的支出,而作为占用信令通道大头的腾讯,也应该为此承担一部分费用。他建议,运营商对于腾讯的收费模式,可以采用频段占用费的方式,或者是在升级网络的投资成本中确定一个比例由腾讯来承担。

而对于微信会不会向用户收费,李易认为这应该由腾讯根据市场情况来决定,与运营商是否向腾讯收费无关。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剑秋指出,信令二次收费是伪命题。过去对信令通道可能占用较少,不涉及费用问题,而现在占有多了,考虑增加费用并不算是二次收费;同时这种收费是互联网企业与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结算,与用户也是没关系的。曾剑秋表示,在未来,通过在技术上将OTT业务考虑进运营商的顶层设计,在业务模式上,将增值业务与免费业务打包在一起等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现在运营商遇到的OTT收费难题。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