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生活

显示 收起

A股迎来解禁潮 是否影响股价主要看这些指标

股城网注:数据显示,未来两个月A股迎来解禁潮。对个股而言,解禁是否形成真正压力,具体要看解禁市值以及解禁股东数量等。对于绩优股来说,解禁后或迎来重新买入的机会。

解禁潮将来袭

上证指数经过半年左右的震荡上扬后,即将迎来持续的解禁潮。根据Wind统计数据,12月份的解禁规模约2900亿元;而明年1月的解禁压力创近年来单月最高,预计解禁规模超过5600亿元。

A股迎来解禁潮

在近期的A股市场中,面临解禁压力的个股不少,并且走势也较弱。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上海银行。由于公司2017年11月16日有3.46万名股东的锁定期届满,首次公开发行的共计29.26亿限售股上市流通,该部分解禁股市值高达500亿元。在巨额解禁压力之下,上海银行11月16日开盘直接跌停。

实际上,除了一些个股面临解禁压力之外,A股大盘可能因此受到影响。从今年12月开始,A股市场的解禁规模将显著增加。Wind数据显示,未来三个月A股市场将面临超过1万亿元规模的解禁盘。因此,市场近期整体调整很可能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解禁潮的影响。

A股上周四出现了白马股与题材股集体杀跌的情形,导致上证指数在11月23日创下年内最大单日跌幅,也就此跌破了60日均线,对市场人气形成了较大影响。昨日,次新股出现跌停潮。美格智能、太辰光、广和通、中通国脉、泰嘉股份、寒锐钴业、韦尔股份等10多只次新股跌停。而次新股是未来面临解禁压力的重要群体。

哪类个股解禁压力小?

不过,对个股而言,解禁能否形成真正的压力,还要看具体情况。首先,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解禁市值以及解禁股东数量。上海银行遭遇巨量解禁而跌停,一方面是解禁市值高达500亿元,另一方面则是涉及的股东人数高达3万人。因此,公司股价大跌在情理之中。反观与上海银行同时解禁的京蓝科技、通润装备等个股,由于涉及股东人数较少以及解禁市值相对偏低,加上部分特殊股东还延长了解禁期,因此股价表现相对抗跌。

其次,解禁股东类型也决定了持股人股票解禁后是否卖出。不同的股东类型解禁后抛售的动力存在差别。根据投行人士介绍,在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追加承诺限售股份上市流通、股权激励限售股份等类型中,相对而言,追加承诺限售股东和股权激励限售股东的卖出动力较小。因此,解禁之后的压力一般都不大;大股东通常长期持有公司股份,因此首发和定增解禁后,减持意愿也相对稍弱;而如果解禁是大股东、大机构或者囯资股,那么股价平稳概率也较高。因此,这样的个股解禁压力很小,倘若又是绩优股,股价回调反而被投资者视为机会。

第三,解禁后的收益状况。如果解禁后卖出股票是负收益,那么这类个股解禁压力也较小。对于参与定增的资金而言,尤其如此。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通常来讲,负收益类个股解禁压力不大,但有机构人士对记者透露,为了实现产品的尽快退出,即便出现部分亏损,部分机构在所持股票解禁之后会选择尽快卖出。

第四,对冲运作。为了应对解禁来临的压力,不少上市公司还会采用大股东或高管增持的方式来缓解。以京蓝科技为例,京蓝科技在11月16日有2.14%的股份解禁。而在11月13日和17日,均有京蓝科技高管在二级市场增持。机构人士认为,解禁落地反而有助于公司估值的筑底回升。从市场表现来看,公司股价出现止跌反弹。

总体而言,任何对于股票解禁的关注,从某种程度上说都可以看作是一种短期现象。毕竟从长远来看,解禁只不过是一个时间窗口,最终股票价格都会向价值回归。对于业绩较差的公司来说,解禁或猛于虎;而对于业绩好的公司来说,解禁后或迎来重新买入的机会。(来源证券时报)

【评论】

勿借解禁周期制造“砸盘幻觉”

近期,有关上市公司股份“解禁潮”“减持潮”的担忧再度升温。笔者认为,由于监管措施更加精准、信息披露更加充分、投融资氛围更加理性,形成“解禁潮”“减持潮”的条件并不具备,投资者无须恐慌。也奉劝一些分析人士,不要借解禁周期制造“砸盘幻觉”。

上市公司股份“解禁潮”的说法由来已久,并且多次引发市场忧虑甚至恐慌。这是因为:一、股份限售期满后必然会有一部分股份选择流动;二、一部分二级市场投资者过于关注市场上流通筹码的规模;三、不正确的投资心态作怪,对正常的解禁安排神经过敏,一“解”就慌。

针对市场制度短板,广大市场参与者多有呼吁,监管层深入调研国内外市场情况,不断完善相关措施,为股份解禁铺设了“平滑轨道”,安装了“减震装置”。

目前,已有一整套严格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减持行为,使之规范有序、细水长流。比如,上市公司首发上市前股东及非公开发行股东在解禁后连续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在减持前后还需要履行严格的信息披露义务。大量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的股份并不马上进入二级市场,大宗交易的受让方需要遵守6个月的限售期。持有非公开发行股份的股东在遵守前述比例的基础上,解禁后12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的比例不得超过其持有的该次非公开发行的股份总数的50%。

2017年5月底发布减持新规以来,实施效果总体是好的。一是减持规模有所下降,缓解了市场忧虑。自新规发布至11月27日,沪深两市日均减持金额27.8亿元,较2017年初至新规发布前日均减持金额下降12.8%。二是减持行为得到规范,减持乱象明显减少。“断崖式”、“清仓式”减持锐减,“忽悠式”减持得到有效遏制,“过桥式”减持显著减少。三是信息披露更加严格,市场预期更加明确。绝大多数大股东、董监高均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有效防范了大股东、董监高利用信息优势“精准”减持、涉嫌内幕交易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了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秩序。四是投融资趋于理性,套利冲动受到抑制。目前,不少上市公司股价进入更加合理的投资区间,即使限售股份解禁后,也不会出现大幅回落。

上市公司股份解禁不再是“洪水猛兽”,还与以下制度性、市场性原因有关:一、市场中长线资金显著增加,以社保基金、养老金、保险资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是出色代表。二、大量产业资本积极参与资本市场,增持估值合理的上市公司股票已成为常态,股份解禁“释放期”往往也是其入场的“机遇期”。它们是平衡减持的重要力量。三、解禁释放期也是检验公司经营优劣的重要窗口期,估值合理的好公司不惧怕解禁,对公司看好的股东不会选择抛售股票。正所谓“解禁方显英雄本色”。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已十分严密,上市公司及其重要股东等运行的透明度显著提高,投资者做出价值判断的基础更牢固,解禁导致的利空效应已大大递减。

今年12月份到明年1月份期间,上市公司股份解禁规模比以往有所增加。其中,今年12月份股份解禁规模为3804.56亿元,2018年1月份股份解禁规模为4626.4亿元。根据财务判断和实际需要,会有一部分股东减持股票,市场上担心这会对股指走势造成影响。但是,由于已经为股份解禁铺设了“平滑轨道”,安装了“减震装置”,其影响将是有限度的。

借解禁周期制造“砸盘幻觉”不可能成立,原因在于,解禁规模、可减持规模、实际减持规模是三个依次递减的概念。上述8400多亿元解禁股市值规模只是依据规则和承诺的测算,限售股份到期解禁不等于也不可能马上全额减持,实际减持规模远远小于解禁规模。2017年5月底发布减持新规至11月27日,沪深两市日均减持金额27.8亿元,是一个现实的参照。

借解禁周期制造“砸盘幻觉”不可能成立,原因还在于,在监管环境明显改善的基础上,决定股价的根本因素是业绩和成长性,适量的筹码扩张不足以改变其估值曲线。目前多数股票处于理性投资区间,此次股份解禁周期不会改变沪深股市大盘运行的大趋势。

借解禁周期制造“砸盘幻觉”不可能成立,原因也在于,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资金流入流出是投资者的自由选择,并且,产业资本的减持、增持可以有效地平抑二级市场的非理性波动。还要看到减持中的积极因素,部分股东减持是早期创投资本退出的必然过程。这些机构和个人股东退出后,大量资金将再次流入创新创业企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股市正朝着投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大路前行,上市公司股份解禁安排作为这条大路的必要组成部分,将显得更加成熟、稳健和从容。(来源中国经济网)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