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位当代水墨名家 传统笔墨勇于创新
近日,龙美术馆为当代水墨名家李津举行“无名者的生活——李津三十年”展览。无独有偶,著名古董商ESKENAZI则为水墨名家刘丹举行专题展览。纵观目前的拍卖市场,三位当代水墨名家无疑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从生活找切入点
李津1958年出生于天津,1983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在学期间,他开始关注新美术思潮,于上世纪80、90年代多次创作“西藏组画”,并参与“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展”等展览,是“'85新潮美术运动”中的重要艺术家之一。
李津在西藏的现代主义尝试非常明显地摆脱了水墨画的传统。自上世纪90年代,李津开始“胡同市井”、“练功”、“动物”以及“饮食男女”等系列创作,作品主题越来越日常生活化的同时,他找到了水墨传统在当代的切入点。
本次展览从“85新潮美术运动”为起始回溯李津30年内的创作历程,将呈现100余件作品,也将展出文献资料作为辅助,以呈现这位“'85新潮美术运动”中的重要艺术家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中所开启的新方向。
李津30年绘画探索的重要意义在于,他将水墨画同当代的世俗生活完美地结合起来,使得绘画和生活这两者都获得鲜活的状态。他因此同时肯定了水墨的当代性和生活的世俗性。考虑到水墨画曾经的“穷途末路”状态,李津在这方面的成功探索显得尤其可贵。
30年间,李津一直在探索水墨的现代形式,他的尝试构成了中国当代水墨画极为重要也是极具价值的探索经验。对感官的沉浸,使作为视觉艺术的李津的作品,奇妙地转变成关于感觉的艺术作品。他致力于将人性的东西灌注到纸上,并将这种瞬间的快乐永恒化。
李津的作品是表层的喜剧,然而在深层却埋伏着挥之不去的伤感。李津对世俗生活的强烈迷恋受到了人的悲剧意识的促发,这正是“人的终结”的主题,它在此以两种方式表达出来:一种是海德格尔式的人的必死意识,一种是科耶夫式的人的终结意识:对于前者而言,我们看到了画面笑声后面的悲剧,对于后者而言,我们看到了画面悲剧前面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