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谈成功:没有什么是预谋好的(7)
吴晓波答《中外管理》十问
你怎么定义自己的身份?
答:知识分子吧!我一直处在写作状态,处在公共表达状态,我觉得自己应该算是知识分子,但现在知识分子出现在各个领域里。
你理解的知识分子是怎样的?
答:我认为当代社会的知识分子首先是思想独立,其次在某一专业领域有一定专业能力,然后还能够对公共事件进行独立表达,我认为这是知识分子。
你自由了吗?
答:那要看是什么自由。我现在的身体很不自由,每天被各种各样的事情绑架,别的倒还好,我在财务上肯定是自由的,在思想上也是自由的,我不太会为一个利益集团,某一个特定企业违背自己的初衷去讲一些话,写一些东西,我也不希望蓝狮子走这条路。
你和员工意见有分歧的时候,通常听谁的?
答:当然是听我的,因为是我投钱,不是他们投钱。
你在管理过程中担当什么角色?
答:我做结构做的多一点,做什么项目不做什么项目由我来决定。
你在管理中奉行什么样的理念?
答:我是结果导向论的,任何事情我只看结果,结果对了就是对了。
你怎么看中国媒体未来的走向?
答:我觉得中国媒体业未来的变化有几种可能性:第一种是党内,也就是统治阶级内部出现开明者。第二是整个社会败坏,然后整个利益重组。不可能出现第三条道路。
你是精英主义者吗?
答:我是精英主义者。我不认为大众能认真思考问题。更不要说那些依靠机器、算法来推送的新闻,所以说新闻应该是有态度的。
有没有做过一些现在想来挺疯狂的事?
答:没有。我是一个特别有计划的人。比如:我一年写一本书,一年买一套房,今年干嘛明年干嘛,一年做多少场演讲,我就按计划往前走,而不是走极端的人。我一直以来是这样,年轻时候也这样。(2015年8月,吴晓波在北大的演讲中这样说道:“我很少有愤怒的时候,我的文章很少有感叹号,我希望通过改良、间接的方式去做一些改变。”)
你走的每一步好像都很成功。是有计划的吗?
答:没有什么是预谋好的,只有一步一步往前走,可能就是个人的一种期许吧。比如当年我想成为一个中国最好的财经记者。这是我进新华社的时候就想的事,但我不知道怎么实现,我只能每天写作,每天去跑采访。然后1994年开始写专栏,我是中国最早开财经专栏的人,之前从来没有过。到了2000年,我写了《大败局》以后,觉得图书可能是一条道路,那就转向财经写作。到了2004年、2005年,又做了蓝狮子出版公司,直到2014年开了吴晓波频道,这些都不是预谋的结果。我觉得走到山头了,另一条路就会出现。人大概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前年我也不知道我会做吴晓波频道,没有想到移动互联网这么厉害。但我去年做了吴晓波频道,我也不知道今年我会做巴九灵新媒体,都不知道。但我的方向都是围绕着财经写作、财经传播,这是20多年来一直没有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