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理财

显示 收起

电商与P2P争食消费金融 实现另一种方式流量变现

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中,不仅消费者乐此不疲地参与着“朋友圈旅行摄影大赛”,各类金融机构也没闲着,纷纷出招宣传各自的消费借款服务。由于互联网消费模式的崛起,除了银行等老牌劲旅,今年黄金周的消费金融大战中还涌现出互联网金融等新生力量。

电商与P2P争食消费金融

互联网金融走到2015年后段时间,各大互联网电商、垂直平台纷纷宣布加入这场盛宴,包括京东和58同城等在内的重量级选手纷纷杀入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与P2P借款机构争夺同一块“奶酪”。它们有的“自起炉灶”为客户提供分期、白条等消费借款服务,有的凭借自身的流量优势,将消费借款需求导流至P2P借款机构,实现另一种方式的流量变现。

电商杀入互联网消费金融,最典型的业务模式是凭借其庞大的流量客户,在其中选取一小部分人群来进行授信和借款业务。在素来号称“得场景者得天下”的互联网领域,电商开展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的优势无疑在于流量和场景。

然而,互联网消费金融说到底还是一种金融业态,做的是个人中小额信用借款业务,面对的是一群需要借钱买东西的客户。这类客户在总人群中是信用风险更高的,需要借款机构对个人客户形成有效的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完善的金融业务机制、以及长期坏客户特征的积累,从而实现业务模式和风控能力的优化。也正因为此,互联网消费金融并非公司实现迅速盈利有效途径。

对于电商而言,现阶段的战略重点还是网站、客流、商品品类和交易体验等方面。它们对待互联网金融业务,往往都抱着试试看或跑马圈地的心态。所以,如果电商把该业务当作一个能快速变现流量的手段,或许会存在与预期较大的差异。但应该说,电商的介入能够加速激活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大大缩短P2P公司等专业借款机构进行市场培育的时间和成本,就如同余额宝的出现,将互联网理财带入大众理财生活一样。

独立的P2P借款机构,模式基本是从金融产品核心出发,利用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对消费人群和客户进行欺诈甄别和风险定价,做到实时快速批核放款,从而满足大众在消费场景下的借款需求。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更好地用互联网技术来提高效率、快速推广获客,并更好地渗透消费场景。

与电商相比,P2P借款机构的过人之处不仅来自其风险管控能力,还在于征信数据的多元化和跨场景适用性。众所周知,数据具有边际效应,即其有效性会随着应用场景的变化而波动。目前,电商开展消费金融借款业务时,所参考的征信数据多为自身场景闭环内的结构化数据,例如芝麻信用侧重于网购交易记录和支付宝信用卡还款等。这就导致了两个短板:首先,电商的征信数据存在相对的应用局限性,即难以保证其在非自身场景中的有效性;其次,该征信数据易作假或包装。此外,电商如何将其拥有的网络交易数据转化为对客户逾期、还款意愿、还款能力的逻辑关系,也需要时间摸索。

反观P2P借款机构,一般则通过客户主动提交或授权等方式,囊括了传统信贷(央行征信数据、信用卡数据、社保数据等)、社会行为(运营商数据、电商数据、教育数据等)和网络行为(IP位置、网络行为数据、社交网络数据等)等多层次数据类型,更有助于全面地还原客户信用状况。

从中长期而言,上述两类提供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的公司,未必会面临针锋相对的竞争,而基本会通过客群差异化来获得各自的客户,从而形成差异化的竞争关系。放眼发达国家消费金融领域的市场格局,每个消费金融机构也都会根据自身优势的不同,围绕特定人群来构建自己的风控、获客等核心竞争力。

换个角度来看,我国当前消费信贷在信贷结构中占比仅为20%左右。以中国的人口基数计算,该领域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预计市场规模将达数十万亿级。庞大的市场规模和金融业态的属性,决定了任何少数金融机构都难以承担市场整体的系统性风险。因此,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未来将形成百花齐放的格局。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