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理财

显示 收起

银行理财安全吗?银行理财有哪些陷阱

如今大部分理财投资者还是会选择银行理财,不少人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印象就是“风险低,收益高”,认为在银行买理财,是再安全不过的事情了。其实银行理财存有风险和陷阱的。银行理财有哪些陷阱,下面就来了解下,以免上当受骗。

一:预期收益代替实际收益

用户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是为了获取更高的收益,因此,高收益也成为了银行宣传理财产品,吸引用户眼球的一个撒手锏。为了吸引客户,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时往往会刻意夸大收益,不少工作人员在给客户讲解时,也会口头保证预期收益。

银行理财有哪些陷阱

其实银行理财陷阱银行会在宣传中强调此前发行的同类理财产品均达到预期收益,令客户对收益产生心理预期,把预期收益当作是实际收益。而实际情况是,有很多结构型理财产品都没有达到预期收益,有的甚至本金都亏损。

二:保险摇身变理财产品

在买银行的理财产品时,切记要仔细查看产品认购书:如果是银行的理财产品,一般认购产品的名称为某某银行第某期人民币(外币)理财产品,还会有理财产品的编号。如果是银保产品会在认购书中有保险公司的名称、保险产品的名称。

三:长募集期,导致收益缩水

银行理财产品在发售时都会有募集期,时间从两三天到半个月不等。在募集期这一段时间里,用户的资金是没有收益的,最多也只是按照活期利率计息。对于理财产品来说,募集期越长,实际收益率就会越低。这在一些短期理财产品上体现得非常明显。例如某一款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为6%,时间为30天,募集期为5天,如果用户在募集期的第一天就购买该产品,那么最后的实际收益率为6%×30÷35=5.14%,明显低于6%的预期收益率。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由于理财产品都有额度限制,不少用户为了抢额度,往往在产品募集的第一天就购买。而在募集期内,资金一般按照活期计算利息或者根本不计利息,这就会导致用户的收益被摊薄,所以用户在选择理财产品时要注意银行理财陷阱,不要被名义上的高收益率所迷惑。

四:谈风险

很多银行的理财产品为了吸引更多顾客,只强调理财产品的优点而不提它的风险。事实上,理财产品也是一种投资,它也存在风险。可是银行的广告宣传很容易给客户造成一种误导,就是这些理财产品是和银行挂钩的,十分安全。所以很多顾客在买了之后,受到了亏损才知道,自己的财产面对多大的风险。

五:重就轻,信息披露不完整

银行工作人员在推销理财产品时,往往只强调收益,刻意淡化风险。产品说明中关于风险的表述有大量专业术语,普通用户很难看懂。不披露或者选择性披露信息,产品信息不完整、资金投资用途不明、收费项目不明、信息更新不及时等是很多理财说明书存在的问题。消费者在投资前务必要看清事实,保持理性,谨慎投资。

六:行平仓

国际金价大幅飙涨,投资者热情高涨。各家银行敏锐地嗅到了这一新的盈利时机,纷纷推出黄金T+D业务,为自己的中间业务赚取更大利润。因为上交所黄金延期品种价格剧烈波动,从开盘的271.90元涨至289.32元,致使有银行交易系统对保证金不足的客户自动平仓。这一事件,令众多投资者损失惨重。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