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迷上“中国制造” 解读赛纳、奥飞、格力成功路
当创新成为一个企业的基因时,它在全球市场总会找到属于自己位置。赛纳打印、奥飞娱乐、格力电器就是这样的一群企业,秉承持续的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制造创新,在不断趋弱的需求环境里,让世界迷上了“中国制造”。
对外贸企业来说,唯有创新才有市场。正如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白明所说,市场时刻变化,客户的订单也在不断创新,企业只有创新积累才能接单,哪怕只是局部创新。国际市场争取公平竞争的条件是,以技术换技术,以创新换创新。只有自己有东西和人家交换,他不找我他也吃亏,才能有互利共赢。
科技创新:赛纳打印迈进跨国垄断俱乐部
2010年12月6日,对于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其历经4年自主研发的“奔图”激光打印机上市,一举突破了30年以来美、日、韩四大品牌(惠普,三星,佳能,兄弟)对打印机市场的垄断。
“不是没有人建议我们去做收效更快的房地产。”赛纳打印董事长汪东颖坦言,“但我们在2006年还是决定逆流而上,以我们在打印机通用耗材领域累积的技术,攻克上游打印机的这道难关。”
即便在今天看来,这仍不失为一个冒险的决定:四尺见方的一台小小打印机身上,藏匿了20多万项专利技术。同时,打印机产业特有的商业模式——低价售机器、高价配给终身需求的耗材,也成为一道把大多数人阻挡在门外的槛。
也就是说,企业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打印机不仅需要一项项地绕过或攻克20多万道难题,而且还要被迫接受低价销售机器的游戏规则。
难题面前,赛纳决定以创新技术搏击游戏规则的改变。因为,技术创新已成为赛纳的基因。
2000年以生产喷墨打印机通用墨盒起家的赛纳,2003年,在墨盒研发领域首创了墨盒微压阀技术,解决了一直以来的墨盒剩余残墨污染环境的问题。这一技术的攻克也让赛纳在墨盒市场掌握了核心竞争优势。2004年,自主研发出了全新的硒鼓,创造了我国兼容硒鼓的新产业。此前,业内习惯将回收的旧硒鼓翻新,并且建立了一套硒鼓翻新销售的商业模式。
“当时如果我们不去做,恐怕5年内也不会再有企业去做。但是,中国需要自己的打印机。”汪东颖说。
秉着这颗舍我其谁的心,2006年,已经成为全球打印耗材领域龙头的赛纳,组建了规模300人的研发团队,并在4年后,早于自己所设目标期限之前,向世人交出这份叫“奔图”(意为奔腾不息,图强奋进)的答卷。
奔图的问世,让激光打印机从此进入“普印”的时代,被四大品牌垄断达30年的打印机市场整体价位下调约20%,激光打印机进入普通百姓家庭不再是梦想。
不仅如此,奔图在国际市场也积极布局。目前,奔图打印机已经出口至世界40多个国家,奔图的产品线已经可以覆盖同类产品88%的市场。在以色列和南非,奔图在当地占有超过10%的市场份额,进入知名打印机品牌行列。
据统计,2015年,赛纳的产品出口至世界逾100个国家,实现综合营收约30亿元,其中,70%的收入来源于海外市场。而奔图的目标则是,争取5年内占有全球市场份额的10%-15%,10年内让国内的打印机市场回到国人手中。目前,赛纳的激光打印机研发项目已经分别被工信部列为国家电子发展领域重点支持项目,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国家振兴产业计划项目。
在汪东颖看来,真正有生命力的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工业企业,没有自己的技术,没有自己的专利,关着门搞加工,它的未来是堪忧的。
奔图问世后,300人的研发团队一员未减,为下一步布局的步伐并未停滞。截至2015年3月,赛纳已申请专利1300多件,其中包含571件发明专利,研发出40余款机型的激光打印机。而在打印机事业部尹经理看来,在打印机领域的研发仍大有可为。
在2D打印领域取得成功后,赛纳又向3D打印进军了。据介绍,赛纳已经成功研发出世界最先进的全彩色光固化直喷式3D打印机,并正在尝试其产业化的应用。该3D打印技术可望首先应用于医疗领域,进行人体器官的3D打印。这是中国迄今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彩色3D打印机,其量产后将打破国内市场长期依赖进口3D打印机的局面。
2014年,赛纳旗下的耗材芯片业务子公司——艾派克成功上市。2016年4月,艾派克拟以每股40.5美元、总价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全球成像及打印解决方案供应商美国公司利盟国际,也意味着中国公司在全球产业布局上再迈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