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公司研究

显示 收起

再融资新规促定增放缓 机构盯上可转债打新收益

“2.17”再融资新规以来,给市场带来较为明显的变化,除了定增审批放缓,可转债重回投资者视野。而从目前十余家相继发布可转债预案的公司情况来看,可转债发挥对定增的替代效应苗头初显。

机构盯上可转债收益

3月23日,光大转债公布最终网上中签率为0.5%左右,接近历史下限,机构建议短期可关注新券发行带来的打新机会,但可转债市场规模的进一步壮大仍需政策倾斜。

多家公司选择转发可转债

一个多月来,不少上市公司对定增方案进行了修订,甚至终止了定增,而启动定增的公司数量也有所下降,足见新规对上市公司定增起到了约束作用。另一方面,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同期有包括长江证券、东方财富、大洋电机等十余家公司相继发布了可转债预案,规模达210亿元以上。

从这十多家的融资历史记录来看,嘉澳环保曾在去年11月披露过定增方案,在公司的可转债预案中明确表示,再融资新规出台后,公司经比对监管要求后认为,“本次非公开发行董事会决议距离前次募集资金到位日少于18个月,不符合相关规定”。因此公司也选择了可转债。根据预案,公司本次发行可转债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5亿元。

此外,长江证券2016年7月29日公告,公司以10.56元/股的价格发行了7.87亿股,募资高达约83亿元,完成发行后新增股份于2016年8月1日在深交所上市。而雄韬股份最新一次非公开发行也在去年的8月完成。

再融资新规里提到“本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距离前次募集资金到位日原则上不得少于18个月”,据此推测,新规的施行是长江证券、雄韬股份启动可转债融资的原因之一。

不难看出,在新规影响下,将部分上市公司的融资需求导流到了可转债,可转债的替代作用苗头初显。

扩容压力下机构盯上打新收益

事实上,不少机构认为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市场普遍预计未来转债供给会出现高速增长。据统计,截至上周,待发行的可转债共有24只,总规模在967亿元左右。而2016年全年可转债的发行规模仅约为800亿元。转债市场的扩容几成定局。

但考虑目前转债市场仍然偏弱,中信证券建议短期投资者可以更多关注新券发行带来的打新机会。事实上,市场对打新的追捧有所体现。光大转债是自去年7月洪涛转债发行之后的第一只发行的转债,上周五开放打新,市场的参与热情较高。3月23日,光大转债公布最终网上中签率为0.5%左右,逼近以往大盘转债中签率的下限,可谓一债难求。

但机构对新债并非盲目追捧,在是否参与骆驼股份可转债上便各有见地。今日,骆驼股份的可转债正式发行。综合多家机构的测算,中签率略超千分之一。兴业证券估算,骆驼转债的打新收益率在5%,乐观来看有望到7%。尽管骆驼转债冻结资金规模有限,且已经在光大转债解冻之后,但时值季末,资金利率上涨不说,很多账户平头寸都有困难。在此情况下,尽管大概率仍有正收益,但是每个账户中签规模仅几万元,总收益也只有5000元左右,扣掉资金成本,兴业证券认为参与打新似乎也没多大影响。

天风证券也认为,考虑到申购上限在5000万,对账户贡献较小。转债打新属于“蚊子腿”,吃不吃影响不大。中信证券则认为,骆驼转债由于门槛较低,投资者均可参与本次转债打新。

投资者参与转债投资一般有三种方式,即原股东配售、一级市场打新、二级市场投资。其中,原股东配售,需要在股权登记日持有股票就有配售资格;转债配售的余额会供一级市场打新;二级市场投资最终获利的源动力则主要来源于正股上涨。

上周,光大转债发行前就有明显的抢权行情,3月9日晚光大银行披露拿到证监会批文,随后光大银行4连阳,到股权登记日收盘,累计上涨3.4%,而同期银行板块(申万一级)仅上涨0.81%。

发展可转债市场仍需政策倾斜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转债每年的融资规模仍较小,而一类产品的发展与壮大主要受发行制度和发行人意图两方面因素影响。中信证券强调,单单替代定增产生的影响可能并不会助推市场规模相对历史峰值呈现爆发式的增长,未来转债市场大发展或还需要更多的合力,在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可转债融资的大背景下,仍需发行审批流程改革和规则优化跟上。

目前,可转债类同于定增,上会过会拿批文到最终发行,流程上并无特别之处。近期,市场热情明显增加,但可转债审批是否会提速仍待观察。光大转债从过会到拿到批文仅耗费一个多月,且从拿到批文到公布可转债发行的募集说明书也仅时隔4天。但事实上,与其同一天通过审核的永东化工的可转债计划截至记者发稿时仍未拿到批文。

此外,目前制度对转债发行主体要求相对严格,监管主要限制两点,一是净资产收益率ROE,要满足三年平均不低于6%;二是杠杆比例,要求累计公司债券余额不超过最近一期末净资产额的百分之四十。

据中信证券测算,不考虑担保因素,目前满足可转债发行条件的上市公司数量占现有A股上市公司不到半数。虽然可转债被当作再融资审核,但是发行条件上处处受到债券性质约束,相当于面临着双重制约。

再结合考虑当前市况,中信证券认为目前转债市场实际进入一个较为尴尬的阶段,建议考虑适当放宽转债发行人范围,加快审批节奏,引入定向发行机制,扩大可转债用途。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