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公司研究

显示 收起

资产管理回归本源 监管重申收紧通道业务

日前,证监会关于“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不得从事让渡管理责任的所谓‘通道业务’”的表态,引发各界对于“全面禁止通道业务”的猜测,也将资管行业再次推到风口浪尖。

资产管理回归本源

近年来,随着指向银信合作、银证合作及银基合作的监管规范、窗口指导不断增多,压缩“通道业务”规模已逐渐形成业内共识。信托、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作为“通道业务”参与主体,已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记者多方了解到,一方面,资管业人士普遍认为本轮监管表态并不意味着立马全面禁止通道业务;另一方面,部分金融机构资管业务已纷纷谋求转型。

知名经济金融评论家余丰慧表示,原先“通道”主要是为商业银行而设置,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等与银行结合起来所做的理财投资,资金一般会投入到股市、房地产等所谓高收益领域。目前监管方面其实处在两难的选择境地,一方面意欲严管通道业务;另一方面也担心对市场造成不良影响。

再提重管理降规模

5月19日,在通报对新沃基金重大风险事件处理情况时,证监会强调,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从事资管业务应坚持资管业务本源,谨慎勤勉履行管理人职责,不得从事让渡管理责任的所谓“通道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监管层对收紧通道业务的表态,更多是对早已明确的“加强资管业务监管”态度的延续。据了解,自2015年以来,监管方面曾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资管机构应该重视主动管理,降低通道业务规模。

余丰慧指出,监管部门收紧通道业务,主要是出于防范风险的考虑,防止通道业务对资本市场造成较大扭曲。银行资金进入股市,容易引发风险交叉感染。“银行资金是有期限的,一旦股市下跌,银行会让投资者还贷,投资者必然会突然卖出股票,越卖出股票,股市越跌,银行越不批贷,股市越跌,最终造成恶性循环。”

在他看来,通道业务本身就是商业银行投机取巧创造出来的形态,所有决策权都在银行。加之目前已放开基准利率,银行应该走正道,通过提高利率(而非理财产品)来吸收存款,“这种情况下,我赞同彻底关闭有关商业银行的通道业务”。

据了解,通道业务是一种同业业务,主要投资于非标市场。理论上讲,通道业务中通道方主要担负被动管理责任,即通道方往往不用负责项目端和资金端,也不用承担投资风险,收取较低的管理费。但实际情况是,近年来,券商、基金子公司因为通道业务接受处罚的案例屡见不鲜。一旦出现风险事件,即使担任通道角色也不可能全身而退。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在《基金子公司:3年10倍的规模增长奇迹与风险》一文中指出,基金子公司潜藏的风险点在于:规避监管、职责不清、低资本、高杠杆、通道业务让渡管理责任、风控措施不足。不同于信托和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在2016年前没有资本金的约束,呈现出明显的杠杆高企态势。据了解,2016年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规模高达10.5万亿元,但是79家基金子公司的注册资本总计却只有56.5亿元,行业杠杆高达1800多倍。

在此背景下,监管方面不断收紧通道业务,诸如去年以来围绕基金子公司颁布了一系列监管政策。净资本等风控管束,使基金子公司规模增长受到较大冲击。

至于对券商资管业务的影响,海通证券行业研报指出,在监管层当前去通道、控杠杆、防嵌套的明确立场下,券商资管的转型压力不容小觑,资管业务实质性转型迫在眉睫。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也表示,各券商通道业务所占的比重决定了它受到的影响大小,但总体来看通道业务还是占整个券商业务非常小的一部分。

利好信托业?

通道业务最早出现在银信合作模式中,如银行理财通过信托计划开展票据投资和委托贷款等。截至目前,监管重心更多是基于证券、基金行业。有观点认为,监管层进一步收紧证券基金通道类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利好信托业。

记者日前从“2017中国信托业峰会”上获悉,中诚信托董事长牛成立表示,如今的监管导向使得信托业开始思考回归本源,对于没有规范化经营的机构来说,整顿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阵痛;而对于始终规范经营的信托公司来说,这一系列的“洗牌”是利好消息。只有“泛信托”行业更趋规范化,信托公司最大限度发挥制度优势和专业优势,真正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业中去,信托业才能打好传统业务的基石,更好更稳地发展。

安信信托有关人士表示,不是说所有的通道业务都不能做,所谓不能做的业务,是指那些不合规的,而有信托制度优势的合规的同业业务(划归为通道业务),有些以前可能被归类到通道的同业业务,现在不称为简单的通道了,而是升级到合规同业业务。

从目前正在做的转型看,银信合作过去主要就是做纯粹的通道业务,但现在要朝银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转型。在转型创新的过程中,新业务不是很多,还需要做好传统业务,比如传统银信合作的通道业务,还是需要做,只要没风险。“安信兼顾双方,做好传统业务的同时,在养老、新能源、光伏、生物医药以及仓储物流方面也有转型。”上述人士说。

不过,挑战仍然存在。据记者此前了解,商业银行理财资管政策的酝酿已经两年多了。该项新规与当下资管行业迅猛发展相伴而生的风险息息相关,尤其是“影子银行”通过信托、券商等资金通道逃避监管、违规套利的途径将被堵死,而较成熟的银信合作模式将直接面临转变。

资产管理回归本源

相比之下,基金子公司的转型需求更为迫切。有业内人士向媒体直言,原先“大多基金子公司以通道业务为主,当年靠政策红利做大规模,监管套利赚钱太容易,但真正做主动管理的比较少”。

华南某基金子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公司目前只有留存通道业务,没有新增,已转型做ABS业务。

任泽平在上述文章中指出,目前基金子公司的转型方向主要有两种:一是股东实力不强、资源禀赋不佳、走市场化道路的公司,目前主要集中于FOF、股权、定增等方面的业务探索;二是一些有银行、保险等股东背书的基金子公司仍然寄希望于做大主动管理的类信托及资产证券化业务等。

不过,相比于之前通道业务的快速扩张,新业务的开拓要求高、困难大,而且规模小。在短期内,预计基金子公司的业务结构变化不大,但是未来将转型成为真正的资产管理公司。

华北一家券商资产管理部人士告诉记者,就其所在公司情况来看,这么多年以来,公司并未大力开展通道业务,绝大多数业务是主动管理型,因而所受影响不大。“对通道业务规模排名靠前的券商而言,肯定影响比较大。其实通道业务一方面是券商主动想做,另一方面也受整个监管趋势的影响,毕竟出资人(银行)那边天天检查,一旦他们不做了,证券公司想做也做不了。”

李大霄认为,证券公司应根据监管要求,逐渐调整通道业务以符合监管规定,“不是说立即就不做了,这个概率也不高”。他指出,任何业务的收缩都不是“一刀切”的,一般是等合同到期了,再处置相关业务,或者不新增业务等,最终逐渐规范起来。

在李大霄看来,通道业务处于收紧状态,有利于规范券商的风险控制、业务管理及规范运作。

任职于某券商资产管理业务的CFA魏星亦撰文指出,总体来讲,“不能让渡管理责任”从资管业务本源和监管意图来看,就是要求资管机构在任何资管业务中都必须承担投资管理和其他方面的管理责任。资产管理的核心价值就是投资价值的挖掘和风险判断。资管机构作为产品的管理人,其受托义务的核心是勤勉尽责。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