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投资分析

显示 收起

监管政策推动回归理性 A股市场现健康新生态

整顿市场效果明显

缩量、降温、喧嚣不再,2017年注定是A股市场资本运作的转折点。重组新规、再融资新规、减持新规等监管政策“利剑出鞘”,直指跨界式收购、圈钱式融资、套利式入股等乱象,推动市场回归理性,A股市场资本运作重新回归服务实体经济、专注产业升级、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本源。

A股市场资本运作回归本源

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A股市场监管趋严的风向逐渐明晰,尤其是重组新规、再融资新规、减持新规,以及重组信披新规等一系列规则的发布,对“花式借壳”、“忽悠式重组”、“过度融资”等一系列扭曲制度初衷、扰乱市场估值、损害投资生态的行为进行打击,令市场褪去燥热,重归冷静。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A股增发涉及金额为1.14万亿元,涉及公司家数为489家,而2015年、2016年,上述数据分别为1.23万亿元、813家和1.69万亿元、814家。具体到并购和再融资(此处仅指项目募资),据上证报资讯统计,2017年至今,A股公司并购涉及金额合计7843.17亿元,而在2015年、2016年,这一数据分别高达9680.46亿元、13333.02亿元。项目融资方面,涉及金额为4140.71亿元,而2015和2016年,这一数据分别为5562.92亿元和6798.22亿元。

今年以来,启动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司数量降至360余家,较2016年的约600家下降超过40%。同时,超过200家上市公司终止重组事项,其中约三分之一曾拿出了具体方案,甚至已报送证监会。

有投行人士表示,一系列新规堪称监管“组合拳”,从多角度、多领域封堵并购和再融资的漏洞。“多管齐下,几乎所有的打‘擦边球’手法都无处施展。”

例如,重组新规在实际控制人认定、交易资产标准、股份限售期限,以及权责追溯机制等多个方面,对重组上市行为提出了更为严格的监管要求;再融资新规在定价机制、融资规模、时间间隔、公司资质等诸多方面予以收紧;减持新规在对过桥减持、精准减持、恶意减持、清仓式减持等行为予以制约的同时,将非公开发行股份的减持纳入监控范围;重组信披新规则完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信息披露规则,对重组预案披露内容、“穿透”披露标准等事项予以更新。

新规整顿市场的效果明显。以再融资新规为例,在其发布后一个月内,46家上市公司终止再融资方案,36家对再融资方案进行调整,新启动定增计划的仅有10家。

在上述投行人士看来,监管“组合拳”大力压缩定增、收购、重组中的套利空间:不得锁价定增导致投资者无折价空间,以往的“安全垫”消失,后期减持的时间和节奏则被相应延长。同时,“穿透式披露”的要求令“加杠杆增收益”的做法难以为继。

随之而来的是“炒壳”乱象消退。借壳上市利益链条被打破,曾经的“江湖规矩”失灵,大量没有主营和业绩的壳公司股价回归理性,25亿元市值以下的公司数量已接近两百家。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