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企业动态

显示 收起

个股“爆雷”风险或再来临 商誉高达1.44多万亿元

截至2018年三季报,A股3573家上市公司商誉高达1.44多万亿元,其中有33家公司商誉占资产比重高达50%以上,或成下一只黑天鹅!

股市

11月16日,证监会发布了《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提示商誉减值风险。

商誉是什么?

商誉是上市公司兼并收购行为的附带产物。

比如,A上市公司收购B创业公司,B企业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亿,但A公司最终却花了5亿收购,那么商誉就是多花的3亿。商誉体现了被收购企业的品牌价值。但现在市场不好,被收购公司可能业绩增速放缓甚至亏损,这样的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商誉减值,这将侵蚀利润。

此前笔者在阐述“奥飞娱乐(002292)的套路”一文中提及,2017年,账面商誉高达49亿,商誉占净资产的比重已经增加至60%。

商誉由于不用摊销,商誉容易被某些上市公司用来调整利润,为了避免出现亏损,该计提减值准备时不计提,或者在公司业绩出现亏损的时候,玩“洗大澡”游戏,一次性计提减值准备,从而导致上市公司出现巨额亏损。所以商誉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上市公司调节公司业绩的活按钮。

结语:

商誉的产生一般源自于收购兼并行为。而并购重组在A股市场十分普遍,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在收购标的资产的时候都属于溢价收购。

简单来讲,这些溢价部分,在财务报表上的反映就是商誉。

商誉并非一成不变,每年上市公司都要根据对应的标的公司经营情况等进行减值测试,如果标的公司经营业绩正常,业绩符合预期或者超预期,那么商誉就不存在减值的风险。

但如果标的公司出现经营异常,或者业绩承诺未达标,那么对应的商誉就要进行减值准备,进而对上市公司的年报业绩构成负面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4-2015年中小创曾掀起一波并购小高潮(俗称讲故事的年代)。

按照三年的业绩承诺期来看,标的公司的业绩承诺期都已经或者即将进入尾声,而在业绩承诺期过后,有些标的公司的经营业绩会出现变脸情形,这将让相关上市公司面临更多的商誉减值风险。

对于此类个股,投资者更要提高警惕,对于业绩稳定增长的上市公司可以适度布局,但如果有业绩波动幅度较大或者已经出现增速放缓迹象,则应该考虑远离。

只有潮水退了,才能知道是谁在裸泳!而我们现在告诉你,潮水正在退去。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