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 消费

显示 收起

资质报告蒙骗过关 永和大王也涉采购巴西疯牛病肉

近日有媒体报道,福成股份(600965.SH,下称“福成”)于2012年11月、2013年2月至2013年4月涉嫌采购来自巴西疫区的牛肉,并与公司自产牛肉混在一起进行销售。

永和大王购疯牛病肉

在2013年巴西爆发疯牛病期间,我国明令禁止进口巴西牛肉,而鸿福永佳冻品行的盖某、闫某,从香港非法运输入境巴西牛肉303吨,统计显示福成采购了146吨,永和大王采购了31吨。

这一走私链条能够产生暴利,也是他们铤而走险的原因。中投顾问农林牧渔业研究员宋杰凝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由于我国国产牛肉与疫区牛肉价格倒挂,在巴西疫区以低价采购牛肉,走私肉由国外运往中国香港等口岸,再通关进入广州等集散城市,经过分割、再冷冻后销往全国各个渠道。福成采购后再和本土牛肉混合,高价销售,获取暴利。

“从口岸的管控来看,巴西的牛肉如何到的中国香港?又是通过何种途径从香港进入到内地的?这个链条如果不挖出来并摧毁掉,还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福成。”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与此同时,这些问题肉又是如何避开涉事企业的层层监管,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大众餐桌上同样值得警醒。

采购监管“真空”

法院审理查明,自2012年12月以来,盖某、闫某先后通过万安(远东)有限公司、香港九雅堂食品有限公司、百嘉米格(香港)食品有限公司、康悦公司购买巴西牛肉制品至中国香港,随后通过他人将牛肉制品运输至汕头,将上述货物运输至内地销售,销售金额共计1056万余元。

据媒体报道,根据法院查明的事实,河北福成五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现更名福成股份)所属屠宰场杨某、沈某从盖某、闫某处购得涉案牛肉146吨,这些牛肉被屠宰场重新加工,与自产的牛肉混在一起,换成自有包装后销售。

根据杨某、沈某供述,杨某作为负责人,对屠宰场牛羊肉的采购和销售业务具有决定权。2012年11月,杨某决定,沈某代表福成公司屠宰场与盖某签订购买巴西牛腩合同,每公斤34.8元,并向盖某支付了总价款30%的定金。

针对此事,福成股份6月14日发布公告称,2013年相关案件并非针对公司,公司也并非涉诉对象,该案件中公司被波及属于协助调查范畴。杨某、沈某的行为属个人私下行为,公司事后已对相关人员做出处理。及时修订和完善了相关质量管理体系,对相关采购流程进行了严格完善,对供应商和员工个人进行严格规范,之后未再发生类似情形。

然而宋杰凝并不这么认为,企业出了问题不能推到员工身上,从企业态度来说,应当明确要担当责任。实际上,一个批次不合格产品的引入,绝不是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会有一些人是主观意识上违规操作,也会有一部分人是应付差事不负责任出现的问题。

据业内人士介绍,企业采购活动通常分为:采购计划、市场调查、货比多家、合同审批、下单订货、货物验收、品质检验、生产反馈、货款结算。这一系列流程不少企业几乎是一人承担,责任自然也在一个人身上。“福成的采购员在整个采购活动中拥有绝对的权力,采购员与供应商之间有地下交易,是十分方便的事情。”业内人士表示。

知情人士分析,福成对于采购商品及采购过程没有形成有效的监控,可能完全是采购负责人说了算,财务、质检、销售等部门对于大宗商品的采购没有参与进去,形成管控上的真空地带。

“企业采购除了货物验收、品质检验部门外,公司还要另设监察审计部门进行重点监控。”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企业进货需要质检部门对商品进行检验,收取合法途径的证明资质(质检总局出具的《出入境检验检疫合格证明》),销售部门对产品销路进行跟踪管控,这些都可以对产品进行有效的管控。

资质报告蒙骗过关

此事对福成品牌形象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从企业股价下跌中就可以窥探一二。福成股份董秘赵永刚回应记者称,“证监会也要求公司对此事做出说明,但诉讼是针对个人,出事后福成做了相应整改包括对人员的管理,由于对牛肉采购加工细节不清楚不便回应。”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事件显示福成采购人员基本职业道德的丧失,通过虚假票据、虚构货源地等手段采购明知不合格的产品,从中获得个人利益。

“这也间接说明福成员工考核方式有问题,采购数量是采购人员计算基本工资的主要指标,但采购品质才是决定采购人员工作绩效的KPI(关键绩效指标)。此外,采购人员是否能遵照职业道德和公司相关制度是问题所在,不排除采购人员为了个人利益进行采购,无论如何这都涉及企业的内部管控。”北京市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赖阳称。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