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显示 收起

国务院力推海绵城市:每平方公里投资过亿

中国经济再开动一引擎。9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大力建设海绵城市,提高城镇化质量。

会议要求,自今年起,要在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在基础设施规划、施工、竣工等环节都要突出相关要求。增强建筑小区、公园绿地、道路绿化带等的雨水消纳功能,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扩大使用透水铺装。

国务院力推海绵城市

会议也提出,海绵城市要与地下管廊、棚户区、危房改造和老旧小区更新相结合,加强排水、调蓄等设施建设,快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和黑臭水体治理等问题。

保守估算,海绵城市建设将拉动超万亿的投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称,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此前拉开序幕的全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棚户区、危房改造相辅相成,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容小觑。

拉动超万亿投资?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地下城市的建设也逐渐获得重视。

所谓的海绵城市,住建部城建司副司长章林伟曾解释,并不是指某个项目,而是一种理念,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着手,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的管控,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工程技术措施,控制城市雨水泾流,实现低影响城市开发建设(LID),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城市开发建设行为对原有自然水文特征和水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将城市建设成“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体”。

形象表述,即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

按照上述定义,章林伟也综合各地已经开展的低影响开发建设项目的实践,对海绵城市建设投资进行过投资估算。

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渗、滞、蓄、净、用、排等工程技术设施,具体包括排水防涝设施、城镇污水管网建设、雨污分流改造、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污水再生利用、漏损管网改造等等,总的建设成本大概在1.6亿-1.8亿元/平方公里。其中渗、滞、蓄等源头减排项目投资约占1/3。

9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海绵城市要与棚户区、危房改造和老旧小区更新相结合,并和地下管廊建设结合起来,自今年起,要在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在基础设施规划、施工、竣工等环节都要突出相关要求。增强建筑小区、公园绿地、道路绿化带等的雨水消纳功能,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扩大使用透水铺装。

按照每个城市平均25亿元左右的投资测算,海绵城市的建设将拉动超过1.5万亿左右的投资。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