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分析

显示 收起

养鸡养猪如何养出“创业板第一股”

深居广东西部一个小县城里的养猪养鸡企业,为什么能成为创业板乃至整个深市市值最大的“巨无霸”?创始人早年留下的“企业性格”、全员持股制度以及对技术进步的重视,成就了它的财富神话。但现在,它遭遇了新的问题,包括环保红线、土地瓶颈等。

养出创业板第一股

“没什么变化呀?要说感觉,就是又被你们打扰了。”

2015年11月10日下午,48岁的黄植强一边为南方周末记者倒茶,一边操着“粤式普通话”开玩笑。

就在一周前,他的“合作伙伴”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温氏股份”)通过换股吸收合并方式登陆创业板,上市当天流动市值超过2000亿元,一举成为创业板乃至整个深市市值规模最大的“龙头企业”。

一时间,温氏财富神话引起议论纷纷,许多人质疑为资本泡沫。

不过,外界并不熟悉的温氏股份,在行业里却早有声名:2005-2014年10年间,温氏年复合增长率20%,利润增速21.47%,成为国内最大的畜牧企业。2014年公司营业收入380亿元,净利润26亿多元,销售肉鸡近7亿只,占全国销售总额近1/10,肉猪销售1200多万头,生产量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猪肉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

抛开估值等资本市场因素,一家深居广东西部一个叫新兴的小县城里的养鸡养猪企业,为什么能成为这样一个“巨无霸”?

全员持股的背后

相比起温氏上市引发的市场喧嚣,老黄更关心自己猪栏里的现实:他身后的电视屏幕里没有播电视节目,而是分格显示着不同的监控画面——十余个监控摄像头扫视着他的六十余亩猪舍和鱼塘。全自动的投料和刮粪清扫、温湿度调节养殖系统,让他在房间里“轻松养猪”。

早在1998年便开始以“公司+农户”形式与温氏合作养猪的黄植强,养殖规模从17年前的数十头增长到今年的1800头,并在2012年成为温氏集团的首家“物联网自动化养殖示范户”。

自此之后,黄植强最主要的工作反而成了“接待参观”: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参观者们,好奇地打量着“物联网猪舍”内的每一个细节,反反复复地问着相似的问题——养了十几年猪的老黄现在觉得“这活儿比养猪还累”。

1990年代,黄植强是新兴县城里为数不多的西饼店“面包师傅”,但他的小店没有顶过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而倒闭,思前想后之下,他最终包了60亩土地养猪养鱼,并成为温氏的农户。

此时,温氏已经养了十几年鸡,在当地越来越有名气。

已故的温氏创始人温北英,1932年出生于新兴县一个书香世家,早年的坎坷经历和自身佛儒综杂的学理思想,使其在青年时期便形成了兼具儒家社会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大同主义”价值观。1983年,身为新兴县食品公司干部的温北英停薪留职,联合七户八人集资8000元创办的簕竹鸡场,也因此带上某种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所发起的“乡村建设运动”式的理想色彩。

在当地人的讲述中,温北英在1986年为了帮助经营砖窑生意失败的村民何凤林改行养鸡,针对其缺乏经验和技术的状况,提出“养户记账领鸡苗和物料,公司统一收购代销”的办法,其后成为温氏发展壮大的里程碑,“公司+农户”的商业模式就此延续下去。

在这个模式中,不能不提的一项重要制度,便是全员持股。

这也是温氏“同创(业)共富(裕)”的企业经营理念与“文化基因”的早期标志:1990年温氏养鸡产业初具规模后,推行“全员持股”制度,发展了几千名股东——这一与华为近乎同时推出的全员持股机制一直延续至今,早期入股的员工如今大多身家千万甚至上亿。

据温氏股份上市报告显示,在公司上市前夕,现任董事长温鹏程所持股份不足5%,11名温氏家族成员所持股份比例仅为16.74%——由于员工股东人数超过了“公司发起股东不得超过200人”的法规限制,温氏集团在等待近十年之后,才依照新政策以首家“非上市公众公司”的身份通过上市审批。

承载着创始人理想的员工持股机制不仅增强了企业凝聚力,更在此后遭遇行业性巨灾时成为共度难关的精神纽带。

上世纪90年代新兴养鸡业曾经历过一段“年年倍增”的高速发展阶段,并在1990年代中期形成了号称“三温一古”的四大养殖场格局。温氏仅为其中之一,与其他三家规模相当。

1997年全国性禽流感爆发,养鸡行业陷入“灭顶之灾”:肉鸡销量暴跌的同时,价格从每斤五六元暴跌至一两元。几乎同时爆发的亚洲金融风暴,引发信贷紧缩,更加剧了企业的现金流压力。

“三温一古”中的另外三家就此分别退出。而温氏凭着其全员持股机制下的“同舟共济”,与前期稳健经营所建立的风险基金,不但继续履约收鸡,而且还保证农户能有盈利。

“当时公司基本上是收一只亏一只,但农民还有赚,只是赚多赚少而已。”一位1990年代初便关注温氏的当地县畜牧部门负责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发挥了关键作用,“农民都是眼看口传的,看见跟温氏合作能赚钱,自然就去了”。

经此一役,温氏于1998年反而扩张,正式跨入养猪行业。包括这位负责人的亲戚和黄植强在内的诸多养殖户们,都是冲着“跟温氏能赚钱”的口碑,跨入了他们此前从未接触过的生猪养殖领域。

此后,公司与农户的合作模式,也不断在变化:先是“义务帮忙”,帮周边农户代买鸡苗饲料,顺便帮他们收购肉鸡销售;随着公司自身的种苗场和饲料厂陆续建立,“代买代销”模式便渐渐变成了产业链分工——温氏负责投资大、技术性强和市场风险较高的育苗、饲料、防疫以及市场销售等环节,农户们则渐渐集中到养殖环节,最终形成了市场研究机构们所观察到的“养殖服务企业”模式。

一位温氏员工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了现在的模式:农户建好场地之后,就去温氏领猪苗和饲料、疫苗等,“记好账,不用给钱,光给每头一两百块左右的押金。”每一户温氏都会派技术员跟踪,一个技术员大概管三五十户,养到5个月200多斤左右,“技术员就告诉他明天或者后天这个猪要怎么出栏,就带买猪的人直接去他那里”。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