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分析

显示 收起

智能手机摄像比拼 多家公司布局双镜头领域

智能手机的红海竞争,已从芯片性能拓展至各项配置功能,其中,摄像已经成为重要比拼项目。由国产品牌旗舰手机带动的双摄像头元年,已经引起产业链公司密集布局领域,并通过收购国际芯片龙头进行战略卡位,升级产业结构。

智能手机摄像比拼

日前,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再次高调访华,宣布加大在华投资,2016年年底前在中国设立亚太地区第一家独立运营的研发中心。当问及新品iPhone7发布时间,库克未作正面回应。

品牌带动

据媒体报道,苹果新品发布会将于9月举办,推出两款手机背面将会配置双摄像头,有望成为重要亮点。

苹果一向都是消费电子“风向标”,不过,在双摄像头领域,国际品牌LG、HTC,国内华为、小米等品牌旗舰手机已经开始配置。据旭日移动终端产业研究所统计,今年双摄像头在国内市场渗透率为5%,预计明年将迎来高增长期,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2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7.5%。

海通证券指出,双摄像头可以有效降低手机厚度,提高感光效应,提升夜拍效果,还能实现快速对焦与景深控制,挑战单反效果,未来双摄像头通过图像算法可以实现3D建模,打开新的应用场景,广泛应用于当下热门的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

不过,也有手机厂商并不打算跟进。8月魅族发布会上,公司副总裁李楠向媒体表示,单摄像头已经能够满足日常拍摄需求,目前双摄像头的表现与成本也不成正比,双摄像头的副摄像头真正起作用场景大概只占到整个拍摄场景中的2%-5%,却推高了整个手机成本。

据业内人士介绍,双摄像头成像要额外考虑镜头排列、机身稳定、模块组装、图片合成等问题,任何一环出问题,都会直接影响成像结果。双摄像头不同于手机CPU、屏幕等产业,上游产业链并不成熟,需要厂商和供应商协调优化。现有双摄像头手机和解决方案并没有有效完成质量提升。

资金青睐

技术尚待优化,并不妨碍资金对双摄像头的青睐。从产业构成来看,摄像头主要包括光学镜头、影像传感器、数字信号处理芯片以及封装等环节,其中,光学镜头发展势头强劲,壁垒高、行业集中,而中国供应商逐渐崛起。

港股中,镜头模组龙头舜宇光学科技(02382.HK)8月发布财报显示,2016财年上半年盈利4.65亿元,同比增长超五成,其中,光学零件的销售增长迅速,其毛利率增长至38.2%。

公司表示,手机镜头产品结构优化,千万像素以上产品占比从去年4.9%提升到到17.1%,除了日韩客户,国内手机品牌开始采用千万像素牌照镜头,集团开发出多款应用在新兴领域产品,VR/AR镜片和镜头,并已经实现量产。另外,集团已经开始量产1200万像素双镜头手机照相模组,并已经成为同类产品主要供应商。

根据赛迪顾问报告,2015年中国模组市场规模356亿元,预计到2018年增至47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5.5%。其中,舜宇光学科技市场规模从去年下半年7.1%增加至2016年上半年8.9%,A股中同行欧菲光(002456)市场规模也环比增长,达到8.7%。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