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宿产业现状 发展迅猛但很难赚钱
近年来,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消费者对旅游住宿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民宿作为一种新型的非标准住宿业态,站在了旅游业创新升级发展的风口,开始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那么,民宿产业是否适合规模化发展?一旦投资过热,会不会造成供给过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对各地民宿产业展开了调查。
发展迅速 数量爆发式增长
在浙江淳安县千岛湖的湖边、山坞间,民宿产业星罗棋布。元旦期间,距离县城10分钟车程的千岛湖镇屏湖村乡韵农庄,车辆川流不息,游客欢声笑语不断,农庄老板方朝玺正热情招呼着前来就餐的游客。“2013年,我辞掉了互联网公司销售的工作,回乡经营民宿,利用互联网营销手法,生意很快红火起来。如今,我们村大多数村民都开始吃旅游饭,民宿从4家增加到48家,户均年收入超过30万元。”方朝玺说。
千岛湖屏湖村的火爆场景只是各地民宿产业发展的缩影。记者了解到,国内目前已形成了滇西北民宿群、川藏线民宿带、湘黔桂民宿群、海南岛民宿群、浙南闽北民宿群、徽文化圈民宿群、客家文化圈民宿群、京津毗连区民宿群、珠三角毗连区民宿群、长三角毗连区民宿群、浙闽粤海岸民宿带等11个民宿群带。
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5年间,各地民宿数量呈爆发式增长。尤其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民宿数量更是几何式增长。仅厦门一市,民宿就由2006年的13家扩展到2015年的1800多家。
民宿产业火热的背后,是相关政策环境在逐渐放宽。2015年10月出台的《浙江省旅游条例》,明确鼓励城乡居民利用自有住宅或者其他条件兴办民宿和农家乐,并将其纳入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会务等采购范围;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发展客栈民宿、短租公寓、长租公寓等细分业态”,将这些业态定性为生活性服务业,为非标准住宿经营模式提供了法律支撑;2016年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将推广“北京人家”模式,支持城乡居民利用自有住宅依法从事旅游经营活动。
在采访中,多位民宿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创业者、酒店企业和资本力量盯上这个“香饽饽”,纷纷进入民宿经济领域。比如,如家、绿城、绿地等企业均已开展实质性的投资布局;国内知名的民宿连锁品牌,如花间堂、宛若故里、幸福时光等品牌民宿管理公司也纷纷开始了连锁扩张。
如家酒店集团负责人表示,2016年3月,如家正式启动民宿运营,以合作形式将符合条件的民宿业主纳入旗下品牌“云上四季民宿”。同时,在全国8个城市签约了33家民宿作为样板店试点系统运作和管理模拟。此后,将会在滇、苏、浙、沪、琼、闽、桂等地重点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