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热点

显示 收起

个税不能成工薪税 总裁喜欢拿零元年薪有何猫腻

糟糕了,个人所得税沦为“工薪税”,难怪社会上对公平税负改革的呼声这么高。个税与工薪税是不同的,也不允许等同。为了社会公平,所以个税不能成工薪税。那么,如何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呢?只有在税收制度上进行改革。

零元年薪是逃税吗

如果大家有关注财经新闻的话,相信就听到“某某总裁零元年薪”的事情了。难道,这些总裁都不差钱吗?零元年薪,究竟是作秀还是避税?其实,这也牵涉到一个问题,就是个税不能成工薪税。其实,有的企业负责人声称“零工资”,但其花费实际上全部由企业来报销,这也是一种偷税漏税的现象。

工薪税怎么计算

不可否认零元年薪对企业员工的激励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让员工与企业高管一起共度难关。但是如果不拿工资,这些大佬们是怎么成为富豪的呢?股权增长带来的收益很多,但是这块收益与拿高额工资并不冲突。在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榜中,位列榜首的往往是高大上的金融机构,动辄数千万。

根据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税率计算,一位企业高管如果拿100万元工资、薪金,将缴纳40多万元个税。而如果这位高管拿一元年薪以及100万价值的股票期权,这适用20%的税率,只需要缴纳20万元个税,这样一来,可以避税20多万元。

而有制造业界第一炮手之称的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曾自曝年薪500万,各种税后到手只有200万,她曾抨击那些只拿1元年薪甚至1分钱不拿的创始人,不拿这个钱然后就各种开支走公司账就可以很巧妙地达到避税目的,这种漏掉的税必须追回来。

前不久,董明珠建议个税提高到一万元起征点,并且直言不讳地说破了零元年薪的奥秘。董明珠直言,普通工薪阶层要有纳税意识,但要在比较好的保障的前提下。她认为,在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同时,可提高高收入群体的税负,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她以企业家的收入为例来说明,“上两三百万元的,如果提高到50%的税率(目前最高税率45%)交税,也还有一百多万元”,这些人有更大的纳税能力,可以用这部分的纳税来补充低薪工人的纳税。

此外,她表示国家还要规范纳税的条件,有的企业负责人声称“零工资”,但其花费实际上全部由企业来报销,从另一个层面而言,这也是一种偷税漏税的现象。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全国交个税的只有区区2800万人。显然,全中国不可能只有2800万人收入每月高于3500元。只有两种解释,一是企业单位瞒报偷漏税,二是高收入人群不缴少缴。那些拥有资源类、经营类、股权类收入的人群,往往具有多种合理避税的手段,个人所得税反而从一种调节税变为了指向工薪阶层的“工薪税”、工资税,变为了指向工薪阶层的人头税。

因此,在提高个税起征点之外,还要对税率的档次、税收的分类与征收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不能让个税继续成为面向上班族的工薪税。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