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投资分析

显示 收起

债券违约频发 央企债券违约可能出现

债券违约正在出现“多米诺效应”。

4月12日,东北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告称,2013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13东特钢MTN2)应于2016年4月12日兑付2016年利息,但公司不能按期足额偿付本期利息,已构成实质性违约。

央企债券违约可能出现

据悉,本期中票发行规模8亿元,利率5.63%;本期应偿付利息为4504万元。

公告称,因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和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带来的恐慌情绪叠加影响,使得公司原计划的融资部署全部落空,致使公司现金流极度紧张。

关于后续处置安排,公告称,公司正通过多种途径积极筹措资金,尽快完成“13东特钢MTN”兑付。目前在做的工作包括:积极筹措外部资金,加强企业自身经营,努力通过自身经营性现金流偿付本期债券,努力保障后续债务融资工具到期偿付。

在此之前,东北特钢已经相继爆出8亿元短融债15东特钢CP001和10亿元超短融债15东特钢SCP001违约。

无独有偶,4月12日,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下属孙公司也出现违约事件。公告称,收到下属全资子公司浙江省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报告,后者下属温州海运和台州海运发生到期未支付船舶融资租赁款的违约情况,总金额为3662万元。

央企违约

除了像东北特钢这样的地方国企违约外,央企也出现违约。

4月11日,中铁物资成为首个债券申请暂停交易央企公司,其168亿债务融资工具集体暂停交易。

对于暂停交易原因,中铁物资解释称,近年来,公司业务规模持续萎缩,经济效益有所下滑,目前正在对下一步改革脱困措施及债务偿付安排重大事项进行论证。

这是最近继中煤华昱(中煤集团子公司)后今年出现的第二起央企债务风险。

4月7日,中煤华昱发布公告称,“15华昱CP001”不能按期足额偿付,已构成实质性违约,成为煤炭行业首例债券违约事件。之后公司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努力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现公司确定于2016年4月13日足额偿付本息。

中煤华昱表示,因受煤炭市场行情疲软影响,煤炭销售价格大幅下降,公司经营业绩出现亏损,造成公司资金链紧张。中煤华昱还郑重向“15华昱CP001”持有人道歉。

目前中煤华昱存续的应付债券总额还有38.5亿元,其中2016年、2017年分别到期15亿元和23.5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中煤华昱负债率高企,偿债指标明显弱化,经营和财务状况恶化使得公司获取新增贷款难度较大。2011年至今,煤炭行业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2015年底达到67.9%,债务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很多煤企已经陷入了借债—还债—借更多债—还更多债的恶性循环,煤企债务违约的案例正在逐步增多。云南煤化、四川圣达、龙煤集团等煤企都出现过债务违约。

而在2015年11月,中钢股份确定延期支付本期利息,构成事实上的违约,成为首家发生债券违约的钢铁央企。

2015年至今,中国债券市场违约事件密集发生。Wind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公募债违约主体已达10余个,从信用风险爆发的路径看,已经从民营企业蔓延至央企、地方国企。具有较强偿付能力的央企,一再成为债券违约事件的主角。

一位基金经理认为,未来信用违约事件发生的频率和概率肯定会更大一些,而且,不光在某个特定时点上会碰到信用违约事件,在今后整个投资过程中都有可能碰到。因此,无论是基金公司,还是基金投资者、债券的直接投资者,都要慢慢接受和适应这个“常态”。

取消发行

越来越多的违约案例推升了企业的融资成本,Wind资讯梳理中国货币网、上海清算所和中国债券信息网4月1日以来的公告发现,18家公司取消债券发行,共计178亿元,均因市场波动加大,品种涵盖中票、短融、超短融。另据彭博社的数据显示,中国3月份就有62家企业取消448亿元的债券发行计划,规模相当于去年同期的3倍。

分析人士认为,在面临近25年来最严重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放弃债券发行计划规模的激增,反映出投资者日益担忧违约风险。在过去2年,即便央行放松货币政策来支持经济,仍然有至少有12家公司出现债券违约。

民生证券称,在行业效益普遍下滑背景下,已经不可再迷信地方国企和国开行主承的信誉。原因主要包括:在刚兑打破的大背景下,政府对企业救助的意愿逐步降低;国有企业经营业绩普遍下滑,政府的救助能力有限;政府和银行的意愿并不完全统一,在协调中或存在障碍或时滞。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